|
图片 图片 痤疮本为肺热、血热过盛,气逆不利,气与痰因热胶结所致。而现代社会,恣食膏粱厚味,脾胃积热上蕴;美肤化妆,肌肤 图片 10g,水牛角30g,生白附子10g,甘草10g,白芷12g,蟾皮10g,生地30g,枇杷叶12g。 上方水浸泡半小时,煎服,日1剂。前三煎内服,余下药渣再煎一次,外洗面部。 本方以入阳明、太阴,功擅解毒散邪热,化斑点疮疹之升麻为君,以凉血解毒之生地、水牛角为臣,以余药为佐使。方中有四种药的使用,别有新 图片 于方中,不仅起消痤作用,且有防止肌肤色素沉着作用。 全方能清热解毒,散结消疮。适用于面部痤疮密集泛发,疮点饱满色红,或兼便秘口渴之新老患者。而尤长于治疗病程甚长,多年久治不愈者。 病案举例 张某,女,40岁。面部痤疮10余年,从未消散。近三四年来更满面密集泛发,如小红豆般大,胸背也有散发,微痒,微红,大便干结。辗转延请多名专科医生治疗无效,又断续服中药以百剂计,或小有疗效,而终如故,或全然无效。脉数,苔黄。 处以消痤汤加味:升麻20g,桑皮15g,忍冬藤30g,黄柏15g,水牛角40g,生地30g,黄连10g, 图片 剂,未再有发现,面部恢复正常。 特别提醒:本文所涉及之处方用药,仅供临床医生参考,非中医专业人士请勿擅自试方。 方中药味具体分析 升麻 【性味】甘辛微苦,凉。 【归经】入肺、脾、胃经。 【功能主治】升阳,发表,透疹,解毒。治时气疫疠,头痛寒热,喉痛,口疮,斑疹不透;中气下陷,久泻久痢,脱肛,妇女崩、带,子宫下坠;痈肿疮毒。 桑白皮 【性味】甘,寒。 【归经】归肺经。 【功能主治】泻肺平喘,利水消肿。用于肺热喘咳,水肿胀满尿少,面目肌肤浮肿。 黄柏 【性味】苦,寒。 【归经】入肾、膀胱经。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。燥湿,泻火,解毒。治热痢,泄泻,消渴,黄疸,痿躄,梦遗,淋浊,痔疮,便血,亦白带下,骨蒸劳热,目赤肿痛,口舌生疮,疮疡肿毒。 黄芩 【性味】苦,寒。 【归经】归肺、胆、脾、大肠、小肠经。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,止血,安胎。用于湿温、暑温胸闷呕恶,湿热痞满,泻痢,黄疸,肺热咳嗽,高热烦渴,血热吐衄,痈肿疮毒,胎动不安。 水牛角 【性味】苦,寒。 【归经】归心、肝经。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解毒,凉血,定惊。用于温病高热,神昏谵语,发斑发疹,吐血衄血,惊风,癫狂。 白附子 【性味】辛,温;有毒。 【归经】归胃、肝经。 【功能主治】祛风痰,定惊搐,解毒散结止痛。用于中风痰壅,口眼歪斜,语言涩謇,痰厥头痛,偏正头痛,喉痹咽痛,破伤风;外治瘰疬痰核,毒蛇咬伤。 甘草 【性味】甘,平。 【归经】入脾、胃、肺经。 【功能主治】和中缓急,润肺,解毒,调和诸药。炙用,治脾胃虚弱,食少,腹痛便溏,劳倦发热,肺痿咳嗽,心悸,惊痫;生用,治咽喉肿痛,消化性溃疡,痈疽疮疡,解药毒及食物中毒。 白芷 【性味】辛,温。 【归经】入肺、髀、胃经。 【功能主治】祛风,燥湿,消肿,止痛。治头痛,眉棱骨痛,齿痛,鼻渊,寒湿腹痛,肠风痔漏,赤白带下,痈疽疮疡,皮肤燥痒,疥癣。 蟾皮 【性味】《本经逢原》:"辛,凉,微毒。"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解毒,利水消胀。治痈疽,肿毒,瘰疬,肿瘤,疳积腹胀,慢性气管炎。 生地黄 【性味】鲜地黄:甘、苦,寒。 【归经】归心、肝、肾经。 【功能主治】鲜地黄:清热生津,凉血,止血。用于热病伤阴,舌绛烦渴,发斑发疹,吐血,衄血,咽喉肿痛。 枇杷叶 【性味】苦,微寒。 【归经】归肺、胃经。 【功能主治】清肺止咳,降逆止呕。用于肺热咳嗽,气逆喘急,胃热呕逆,烦热口渴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 |
